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

作者: 时间:2012-03-05 点击数: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

www.XINHUANET.com 来源: 新华资料

1958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住”和“暂住”等概念,事实上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

2011年1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蓝皮书表示,2003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具有起步晚、波动大、复苏慢、推进快等鲜明特点。

【我国的城镇化率】

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截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5.7%,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高了3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95个百分点。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46.59%。2011年4月28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

2010年3月25日,联合国发布报告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极为迅速。1980年,中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显著增加。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年间,共有185个中国城市跨过50万人口门槛。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59%。>>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城市中国计划2011年度论坛”上说,经过30年的城镇化建设,我国的城镇面积已扩大4倍,但城镇人口只增加了1.6倍。截至2011年11月,我国城镇人口已超过6.65亿,城镇化率达到49.68%。

2011年末,中国大陆城镇人口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指出,2011年,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1亿,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人户分离人口指的是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所在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流动人口指的是人户分离人口中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

解振华说,“十二五”末我国城市化率将过半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旅游业发展呈“互推”之势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大事记】

2009年12月5日至7日召开的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

2010年5月31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全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共11个领域。通知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

2010年6月6日,新华社播发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该规划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化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位置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50%。但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诸如怎样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有效维护征地农民利益,城镇化人口以何种方式获得同等社会权益等“三大难”。

2011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2011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011年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世界人口发展和全面做好新形势下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纳入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为人口流动迁移创造良好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

2011年5月16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王世元在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汇总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部署会上表示,我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巩固地籍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地位,初步建立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

2011年5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

2011年6月8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载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土空间以及内水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规定“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加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建设,放宽户口迁移限制,鼓励外来人口迁入和定居,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统一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将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现行户口性质相剥离。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体系,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权益。”《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2020年。

2012年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办发〔2011〕9号)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推进城镇化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通知》提出要分类明确户口迁移政策;放开地级市户籍,清理造成暂住人口学习、工作、生活不便的有关政策措施;今后出台有关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等政策措施,不要与户口性质挂钩。继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实行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1年4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要推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行政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资源环境价格、社会体制、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发展体制八大领域改革。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单设一篇,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012年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周永康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指出,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逐步使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各得其所。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促进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

2012年2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在全国社保局长会议上透露,2012年中国将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同时将研究探索建立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登记管理制度。截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城镇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84亿人、4.73亿人、1.43亿人、1.77亿人、1.39亿人。

社会保障

2011年5月,民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和调整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正式建立。低保标准是城乡低保制度的关键环节,是界定低保范围、核定低保对象、确定补助水平以及安排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201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银行卡芯片技术标准迁移工作,“十二五”期间将全面推进金融IC卡应用,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金融IC卡广泛推广后,持卡人可直接在社保、医疗、交通、文化、休闲等领域使用,享受事务处理与缴费一站式服务,能实现生活与消费的“一卡通行”,最终获得更多便利服务。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监察部、财政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预防腐败局《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1]25号)。2011年8月30日,人社部与央行联合发布通知:在社保卡上加载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采用全国统一标淮,社会保障号码按照《社会保险法》的有关规定,采用公民身份号码。截至2011年7月底,我国社保卡实际持卡人员达1.45亿。

2010年底,全国共有1145.0万户、2310.5万名城市低保对象。有2528.7万户、5214.0万人得到了农村低保,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63万人。截至2011年2月底,全国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00多元。

我国从2004年开始实施“村村通电话”工程。截至2010年,全国行政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比例分别达到100%和94%,实现全国100%乡镇能上网,其中99%的乡镇和80%的行政村基本具备宽带接入能力,全国近一半乡镇建成信息服务站并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建成“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全国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涉农互联网站近2万个。

2011年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人人平等、地区平等、民族平等。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2009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选举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教育

2011年3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就地参加中考、高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2011年10月25日,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个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专门工作组,正在研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等改革涉及的重要问题。据统计,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达到997.1万。

就业

2011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要求直辖市外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

2012年2月,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制定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经国务院同意并批转各地、各部门贯彻执行。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将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201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收入分配

2011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始审议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指出,为了有效发挥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拟将现行的9级超额累计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了5%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使用范围。第一级5%税率对应的月应纳税所得额由现行不超过500元扩大到1500元,第二级10%税率对应的月应纳税额由现行的500元至2000元扩大为1500元至4500元。草案拟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标准,即免征额由现在的每月2000元上调至每月3000元。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法施行以来,已按照法律修改程序先后两次调整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2006年1月1日起由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中国个人所得税发展史一览

2011年,人年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提高至25元,食品安全信息报告等卫生监督协管项目被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至2010年底,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累计建档率分别达到48.7%和38.1%,超额完成了2010年医改任务目标。2010年,全国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4.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1.5%。为5714.2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管理高血压患者3553.8万人、糖尿病患者918.9万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170.6万人。

养老

2011年6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1年7月1日起,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2011年试点范围覆盖全国60%的地区,2012年基本实现全覆盖。6月13日,《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18号)公布。

2011年6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2011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普遍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有关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59号)和《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1〕63号)。

2011年7月27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游钧在中国政府网接受访谈时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城镇职工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转移衔接。

2011年1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截至2011年2月,我国城乡共有70多万个老年群众组织。

2011年8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提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要求“完善老年人口户籍迁移管理政策、家庭养老保障和照料服务扶持政策”。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85亿、2015年将达2.21亿

医疗

2009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发布。

2011年7月7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公布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011年7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在研究起草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条例。

2011年8月25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说,我国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人数已超过12.8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制度。我国三项基本医疗保障总参保人数达12.8亿

截至2011年3月底,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7亿。同时加快制定配套规章。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参加新农保人数共1.99亿,5408万人领取养老金。其中,国家试点地区共有1.42亿人参保,3713万人领取养老金。北京、天津、重庆、浙江、江苏、西藏、宁夏、青海、海南等9个省份已经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2011年9月15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会上发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规定,要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的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码作为身份识别码。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2%,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为27.2%,其中城镇居民37.6%,农村居民21.8%,有多于20%的县区市电子建档率超过50%。

2011年9月22日,卫生部举行全国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会上要求,到今年12月底,所有三级医院普通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不低于85%的专家门诊号源要开放预约;到明年6月底,原则上所有专家门诊号源全部开放预约。

2012年2月2日,卫生部公布《居民健康卡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实现居民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一卡通”。居民健康卡是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可用于居民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数据交换和费用结算等。卫生部表示,管理办法的出台旨在规范居民健康卡发行、制作、应用和管理,使居民拥有唯一的、全国通用的居民健康卡,实现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和动态更新。

2012年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核心,在三个方面重点突破:一是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二是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三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文化

2011年9月,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农民工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

调查显示:逾五成就业流动人口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中国未来十年累计需转移逾1亿农村人口

居民健康档案将采用17位编码 以身份证号识别 国务院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中央财政建立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 缩小地区财力差距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

北京、浙江等地将设公立医院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我国基本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

学校保卫处、警务室热诚为您服务,本校报警、求助服务电话:3821110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卫处 

地址: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