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温馨提示

作者: 时间:2018-03-06 点击数: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防范网络电信诈骗温馨提示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频繁发生电信诈骗案件。由于电信诈骗其信息化、智能化、复杂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人难以辨别、容易受骗,给受害人及其家庭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精神压力。为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辨识能力,避免上当受骗,特向同学们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

一、电信诈骗的表现形式

1、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后,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的推送消息。受害人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损失惨重,难以追回;

2、犯罪分子利用QQ、微信等聊天软件组建聊天群,骗钱之前拉同学们进群,在群里发送大量红包,并声称某公司福利,让大家拉人进群,等到成员拉满,犯罪分子会通过转10元返30,转30返50,转50返100,。。。。转1000返3000等诱人的条件让大家转账,一开始小额转账确实返钱,之后转大面额钱款之后,犯罪分子便会“逃之夭夭”;

3、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4、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之后通过“摇一摇”,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尤其是高校女生是重点受害群体);

5、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筹”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例如证件丢失,家人有难等);

6、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够的个人信息,即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7、冒充亲朋好友发短信或者照片等多种形式实施犯罪行为。

二、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1、如果你的朋友问你要手机号码并没有问题,但要了手机号接着又找借口问你要手机验证码那就需要警惕。因为这可能是要盗取你的微信号,进而盗取你与手机绑定银行卡的钱或者向你的微信好友行骗;

2、在接到170、171开头的电话时,应识别对方是否为好友或熟人,一定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验证:如进行视频聊天,或让其按照要求拍摄照片(如拍左侧脸)发送过来(170、171号段的号码内容绝大部分为银行汇款、赌博、发票、证件、信用卡、加微信号推销和少量房地产广告);

3、在收到关于个人财产安全或者人身安全的各种信息时,保持冷静心态,不慌张、不恐惧,理性分析,多方求证。先要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再与其他人商量应对策略。避免因信息错误出现考虑不周、匆忙决定、乱中出错的情况,最终落入不法分子的骗局之中;

4、在收到关于中奖、低价卖房卖车等让利性信息时,要遏制贪欲,保持平常心态,本着不占小便宜不耍小聪明的态度对待,小心求证,不因贪心而蒙蔽了眼睛,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所谓“三不一要”即不转账、不透露、不轻信,要及时报案,具体说来,就是不对外人透露自己以及家人的基本情况,保证个人信息的私密性,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获取;

5、接到不明身份的电话或者短信,尤其是微信、QQ中涉及到钱的话题,绝不能轻易相信其内容,沉着对待小心求证,理性判断真伪,及时与父母、老师、同学联系;不向陌生人指定的账户汇款,即使汇款也应先咨询银行等专业机构后再行办理;

6、在发现自己被骗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调查,帮助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追回损失。

同学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了同学们警惕意识不强的特点,才让我们陷入“被骗”的圈套。只要我们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就会避免“电信诈骗”的发生,确保财物不受到损害。

报警电话:5414110

签 名:

年 月 日

学校保卫处、警务室热诚为您服务,本校报警、求助服务电话:3821110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卫处 

地址: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唐骏欧铃路99号   电话:0533-3821118